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

%B


布林帶」是這樣定義的:
一般情況下,設定 N=20 和 K=2,這兩個數值也是在布林帶當中使用最多的。在日線圖裡,N=20 其實就是「月均線」(MA20)。依照常態分布規則,約有 95% 的數值會分布在距離平均值有正負 2 個標準差(\pm 2 \sigma)的範圍內。

由布林帶衍生出兩項頗為實用的指標——「%b 指標」和「帶寬指標」,以輔助布林帶的判讀和運用。
%b 指標[編輯]
\%b 指標,以數字形式呈現收盤價在布林帶中的位置,做為交易決策時的關鍵指標(例如: 當 %b 值為0.5,代表收盤價處於布林帶的中間位置)。
〖計算公式〗
%b 值 = (收盤價 − 布林帶下軌值) ÷ (布林帶上軌值 − 布林帶下軌值)
由於收盤價會在上、下軌道震盪遊走,幅度甚至大於軌道範圍,因此 %b 值沒有上下限。當走勢向上突破,收盤價落於上軌上方時,%b 值 > 1;而走趨向下突破,收盤價落在下軌下方時,%b 值 < 0。
藉由觀察分析「%b 指標」可以提供投資時的參考,依據指標的強弱走勢,作出買賣決策。
帶寬指標[編輯]
帶寬指標,是由布林帶中軌及上、下軌衍生出的指標,利用股價波動範圍以判斷趨勢的強度與轉折。
〖計算公式〗
帶寬指標值 = (布林帶上軌值 − 布林帶下軌值) ÷ 布林帶中軌值
布林帶中軌為股價的移動平均值(平均成本),所以帶寬指標值可視為通道上、下軌幅度與股價平均成本的比率(例如: 當帶寬指標值為0.3,代表通道上、下軌幅度為股價平均成本的30%)。「帶寬指標」值越高,代表幅度相對平均成本比率越大;值越低,代表幅度相對平均成本比率越小。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